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走进海珠 > 名胜古迹

海幢寺(图)

时间:2017-03-06 17:05:00 阅读数:
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 
 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 海幢寺座落南华中路与同福路之间,建于明末清初。寺的前身为南汉千秋寺与明代郭氏花园遗址。明末有光牟、池月两僧人在此建小佛堂一座,名为“海幢”,取效法“海幢比丘”之意(佛经称海幢比丘曾潜心修习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,终于成佛)。清康熙年间(1666),主持僧阿宇和尚曾大加修建。寺内原有殿宇十多座,皆碧朱甍,飞檐宝顶,净域宏敞,寺貌庄严,气派雄伟,兼且占地广阔,僧徒众多,故被称为广州四大丛林之一,与华林、光孝、大佛寺齐名,在近代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。1929年,海幢寺被改建为海幢公园(一度称为河南公园)。这一名称一直沿袭至今。建国之前寺内大部分建筑物因开路早已被拆毁,“文革”十年浩劫中又遭到严重破坏,文物多已不存,今日尚存的有大雄宝殿、舍利殿(殿内汉白玉舍利塔已毁)、明代郭园遗植鹰爪兰、菩提古树、“猛虎回头”太湖石和古铜钟等古迹。现在公园内仍然古木参天,浓荫泼地,花香四溢,树影婆娑,为群众所喜爱的游憩场所。近年市佛协已在园内恢复海幢寺建制,恢复宗教活动。